曾念平簡介
曾念平,男,中國著名導演,攝影師。1978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7年獲電影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影集團一級攝影師,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常務理事。其妻是著名女導演李少紅。
曾念平的作品突出主觀感受,講究色彩和構圖,在《血色清晨》一片中,他用堵堵黑墻造成壓抑感,以體現封閉,落后的農村狀況,并且擅用強烈的對比色;同時,他又善于把一個普通的都市生活拆除得明快、清新、其構圖表現出他對繪畫的修養。
曾念平還發表專業論文《論電影攝影的不完整構圖》(1984,《電影藝術》第1期),《論電影攝影物質材料的美學功能》(1987,《當代電影》5、6期,1988《當代電影》第1期)主要經歷1976-1978年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1978年-1984年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任教
1984年-1987年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碩士研究生
1987年-1995年北京電影制片廠攝影師
1995年-今創辦榮信達影視藝術有限公司
2007年《門》 擔任 攝影指導
榮獲2007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2005年《我們》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榮獲200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電視電影片獎”
2005年《桑桑和小貓》 擔任 攝影指導
2003年《戀愛中的寶貝》擔任 攝影指導
榮獲2004年第1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藝術創新獎
2004年《生死劫》擔任 攝影指導
榮獲2005年第4屆美國紐約翠貝卡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
榮獲2005年印度喀拉拉邦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雀獎”
榮獲2006年意大利米蘭亞、非、拉美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榮獲2006年美國迪伯倫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金膠片獎”
1994年《紅粉》 擔任 攝影指導
榮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視覺效果獎銀熊獎”
榮獲 1996年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榮獲1995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榮獲1995年上海影評協會、文匯電影時報“十佳影片獎”
1992年《四十不惑》 擔任 攝影指導
榮獲1992年瑞士洛迦諾國際影評人獎
榮獲1994年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榮獲1993年德國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獎”
1990年《遭遇激情》 擔任 攝影指導
1988年《血色清晨》 擔任 攝影指導
榮獲1992年法國第14屆南特三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地球獎
榮獲1993年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獎”
榮獲1991年上海影評人協會“十佳影片獎”
榮獲1991年臺灣《中時晚報》“優秀影片獎”
1988年《銀蛇謀殺案》 擔任 攝影指導
1982年《紅象》 擔任 攝影指導
2005年《馮齊的懺悔》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提名第34屆國際艾美獎“最佳男主角”
《陳越的婚紗》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渴望一份真愛的感覺》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2002年《Warriors Of VirtueⅡ》(里安奇遇記)(美國)擔任 攝影指導
2000年《禧娃》 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榮獲第1屆中國電視電影百合獎“最佳兒童劇獎”
2013年《花開半夏》 擔任 總導演
2012年《娘心計》 擔任 導演
2010年《紅樓夢》(2010年新版) 擔任 攝影指導
榮獲2011年第八屆sony高清杯一等獎,技術貢獻獎
2007年《榮歸》 擔任總導演
2005年《麻辣婆媳》 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2005年《眼花繚亂》 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2003年《買辦之家》 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2001年《橘子紅了》 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獲2002年北京電視臺“觀眾最喜愛的電視劇獎”、“觀眾最喜愛的女演員獎” ;
獲2002年新加坡第七屆亞洲電視節“最佳男演員獎”(寇世勛);“最佳女演員獎”(歸亞蕾、周迅)、“最佳原創歌曲獎”提名。
2000年《人間四月天》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榮獲第7屆新加坡亞洲電視節“最佳攝影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榮獲第29屆國際艾美獎“最佳電視劇提名獎 ”
1999年《大明宮詞》 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榮獲第十八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劇獎”、“最佳攝影獎”等6項獎項
榮獲第21屆飛天獎最佳電視劇獎
榮獲第21屆飛天獎最佳美術獎
1996年《雷雨》 擔任 導演/攝影指導
榮獲第15屆中國電視劇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最佳女演員獎”
《門》獲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紅粉》 任攝影指導 榮獲1995年第45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視覺效果“銀熊獎”
《我們的角落》任攝影指導1983年榮獲日本SONY公司音像技術年會“最佳視覺效果獎”
《禧娃》任導演/攝影指導榮獲第1屆中國電視電影百合獎“最佳兒童劇獎”
《人間四月天》任導演/攝影指導 獲第7屆新加坡亞洲電視節“最佳攝影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獲第29屆國際艾美獎“最佳電視劇提名獎 ”
《大明宮詞》 擔任導演/攝影指導 榮獲第1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電視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