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引來簡介
潘引來(1952年12月—),中國山西人,山西省著名導演,演員。曾執(zhí)導過《楊家將》、《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諸多作品,在《三國演義》中扮演司馬師,《水滸傳》中扮演扈三娘的哥哥扈成。潘導執(zhí)導的電視劇《苦泉記事(20集)》,此劇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執(zhí)導創(chuàng)作的電視形象片 《太原賦》,在表現(xiàn)重大歷史事件時,攝制組都采用了情景再現(xiàn)的形式,開創(chuàng)賦體形象片創(chuàng)作先河,這部濃縮了太原古往今來的形象片,以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蘊,立刻受到觀眾和專家的好評。
作品介紹
電視劇: 電視劇《楊家將(4集)》,此劇曾獲中國飛天獎二等獎;
電視劇《難開的燈(上、下集)》; 電視劇《黃金歲月(3集)》; 《西盟雄風錄(6集)》; 《魯迅在日本》,此劇獲“天龍獎”二等獎; 《盲姑娘》; 《血海情仇(4集)》; 《洪秀全(20集)》; 《荒原堞血》。
電視藝術作品: 《紅燭》,此劇獲山西“天龍獎”二等獎;
《山溪之歌》,此劇獲“天龍獎”二等獎;
《筑路之歌》,此劇獲中國首屆中央電視臺“星光獎”;
電影作品: 《康熙大鬧五臺山》;《七十二晝夜》;《五郎八桂棍》;
導演作品:
電視藝術《中老年迪斯科》;
電視劇《風火年代》,副導演,山西音像出版社錄制;
電視劇《楊家將(32集)》,任導演助理,山西電視臺錄制;此劇獲“金盾獎”、飛天獎提名; 電視劇《輪回夢(6集)》,副導演,新加坡國家電視劇制作機構錄制; 電視劇《呂洞濱(4集)》,副導演,演員山西電視臺錄制;此劇獲“飛天”獎一等獎;
電視劇《水滸傳(43集)》,副導演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錄制;此劇獲“飛天獎”特別獎;
《天使情懷》編導,(電視專題片)廣東湛江市委組織錄制;
電視劇《漢劉》,副導演,中央電視臺影視部、長春電影制片廠聯(lián)合錄制; MTV《威風鼓》,導演,山西電視臺錄制;獲山西第六屆電視藝術評獎二等獎;
電視劇《苦泉記事(20集)》,副導演,中央電視臺影視部、寧夏黨委宣傳部錄制。此劇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電視劇《好人(4集)》,演員、副導演,中共山西省紀律檢查委員會電教中心錄制; 電影《青蘋果》,演員(制片主任),中共電視臺、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錄制;
《劍膽琴心》,導演(電視專題片),中共山西省紀律檢查委員會電教中心錄制;
電視藝術《關帝廟的童趣》,導演,山西電視臺錄制,獲2002年山西第十屆電視藝術評獎一等獎;
電視劇《河東笑話(25集)》,導演,西安電影制片廠攝制、出品;
電視藝術《呂梁發(fā)間藝術》,主持人,山西電視臺錄制編輯本段
飾演角色
1、《三國演義》 (又名: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總導演:王扶林
演員:鮑國安唐國強孫彥軍吳曉東
原著:羅貫中
在劇中飾演司馬師
2、《水滸傳》
導演:陸濤張紹林潘引來康宏雷 郭大群
編劇:任大惠 楊爭光 米杰成 冉平
主演:李雪健野芒臧金生丁海峰王思懿趙小銳
原著:施耐庵
在劇中飾演扈成輯本段
個人榮譽
潘引來參演的電視劇《楊家將(4集)》曾獲中國飛天獎二等獎;
《紅燭》獲山西“天龍獎”二等獎;
《山溪之歌》獲“天龍獎”二等獎;
《筑路之歌》獲中國首屆中央電視臺“星光獎”。
潘引來導演的電視劇《苦泉記事(20集)》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電視劇《呂洞濱(4集)》獲“飛天”獎一等獎;
電視劇《水滸傳(43集)》獲“飛天獎”特別獎;
電視藝術《關帝廟的童趣》獲2002年山西第十屆電視藝術評獎一等獎;
個人影響
當《太原賦》的導演潘引來身著唐裝,從容走到記者面前時,記者眼前浮現(xiàn)出那篇動人的《太原賦》——— “錦繡太原,晉陽故地,并州新府。北達幽燕,南通秦蜀…….今我太原,萬千氣象。十里鋼城,工業(yè)重鎮(zhèn)承接東西;百里煤海,能源基地援助四方……”
談到電視形象片 《太原賦》的創(chuàng)作過程,潘引來說:“這部片子的文字稿大氣端麗,極具感染力。但是要把它轉換成電視的形象語言,卻非常難。因為對于電視片來說,‘賦’這種藝術形式很新穎,賦體的嚴謹,還要求出現(xiàn)在屏幕上的表象非常典型,必須緊緊扣住太原的城市形象,具有符號意義。可以說在形象片的制作上,中國過去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賦的形式。為了更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太原的歷史與現(xiàn)狀,歷史方面我們選擇了雙塔寺、晉祠、文廟等建筑。在現(xiàn)代方面則選擇了太鋼、太重等具有太原城市特點的元素來反映城市的重工業(yè)特征。
為了能更具視覺效應,在表現(xiàn)重大歷史事件時,攝制組都采用了情景再現(xiàn)的形式,以便讓觀眾可以更為直接地進行欣賞。在拍攝太原曾出過的名人時,攝制組還特別找到太原畫院的雕塑家們,做了十幾個歷史人物的雕像,這樣拍出來的畫面就具有了強烈的立體感。
開創(chuàng)賦體形象片創(chuàng)作先河,潘引來告訴記者:“2005年國慶《太原賦》播出,這部濃縮了太原古往今來的形象片,以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蘊,立刻受到觀眾和專家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