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鬼》由贛南籍著名作家、蘇區精神研究會副會長郭晨原著編劇,是他的“贛南紅色題材電影三部曲”的頭一部。該片講述的是紅軍后代“紅小鬼”曾百姓,在戰火的洗禮中,尋找父輩足跡,并迅速成長起來的故事。
曾百姓,一個有點不像人名的名字,它屬于解放戰爭時期贛粵邊地區一個調皮搗蛋、沒有爸爸的“野小鬼”。經過十幾家人轉養,這個孩子在百姓的乳汁中養育長大,因而起名“百姓”。他在伙伴的陪同下踏上尋找父親的征途,加入游擊隊,成為“小鬼班”的一員。他犯過錯,流過淚,受過傷,最終在革命戰火的洗禮中,在尋找父親的歷程中完成了“野小鬼”到“紅小鬼”的蛻變。
子尋父、父尋子,巧妙的人物關系,濃濃的父子親情,整個影片故事曲折而溫馨,整體基調輕松愉快,充滿了脈脈溫情和天真童趣。動畫與真實場景相結合,讓影片更有趣;客家鄉土氣息淳樸清新,讓人物形象更鮮明;少兒戰斗情景饒有趣味,讓故事發展更生動。該片形象生動地宣揚蘇區精神和紅色青少年的英勇戰斗精神,對于黨和國家“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創新青少年教育方式”的宣傳教育工作,有重大現實意義。
由蘇區精神研究會、中共贛州市委宣傳部、中共信豐縣委、信豐縣人民政府、上海藝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大慶普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