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導演胡金銓加入臺灣聯(lián)邦影片公司后拍攝的第一部作品,極為賣座。影片雖然在客棧內外有限的空間拍攝,但節(jié)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動作加上蒼茫的西域野外風情,給人以新奇的景觀。故事以明朝中期為背景,太監(jiān)曹少欽掌管錦衣衛(wèi)和東廠特務機關,權重一時。他迫害兵部尚書于謙后,為斬草除根,又派東廠特務去殺害于謙流放在北疆的兒女。在要塞地龍門客棧里,于謙前心腹蕭少茲、客棧掌柜吳寧和前部將朱將軍的兒女朱驥、朱輝等正派人士與東廠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血腥殺戮,最終消滅了曹太監(jiān)等人。 小小客棧,時空聚焦 胡金銓說:「我一直覺得古代的客棧--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實在是最富戲劇性的場所。很少有地方能這樣時間、空間集于一身,一切沖突都可能在這里爆發(fā)。」 英影評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銓電影中的客棧,不只是戲劇性的沖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惡勢力的象征。「客棧」在胡氏電影中的重要性,現(xiàn)在已是眾人皆知,同樣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銓對擴展狹小空間的執(zhí)迷。 不僅是客棧,其它與客棧相似的有限空間、險惡空間,也是胡金銓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俠》的小館子,《俠女》的廢堡,還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楓跳上白鷹肩膀,輾轉上林梢,再飛身撲刺下來的一場戲,在銀幕上雖只十分鐘,卻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銓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細細觀察,其繁復程度,與希區(qū)考克《驚魂記》中淋浴的一場戲無分軒輊。 胡金銓對客棧的愛好,不僅因有限的空間能供給他集中戲劇性的焦點,也因為客棧一向是三教九流匯集之處,太監(jiān)、將官、奇人、隱士、間諜,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處一室。熟諳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銓,藉客棧施展所長,把客棧縮影成一個中國民間小社會,讓人際關系能整體輻射開來。這其中,中國式的趣味幽默也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