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變態殺人狂再現
電視貓 時間: 2020-06-16 16:25:48
想起梁麥琦在藍海洋一案中表現的態度,廖巖耿耿于懷。他回憶起當初倆人一起參加的那次寫作會議,那是一個七人聚會,按照以往的傳統,他們要在一個小時內,根據抽簽所得的主題進行寫作。那次抽到的主題,是“會議中的完美謀殺”。回憶戛然而止,廖巖在白紙上寫下“梁麥琦”的名字,似乎有他解不開的謎團,圍繞著梁麥琦。
另一方面,梁麥琦已經正式成為了刑警隊的駐組顧問。大家一起為她舉辦了歡迎派對,全隊人在海灘燒烤和跳舞,氣氛很是融洽。期間,梁麥琦說起對廖巖的欣羨之意,認為他一直在陽光快樂的環境里工作,而且依然相信人性本善。廖巖意有所指地表示她作為心理專家,如果只是把人的心魔發掘出來,而非正確除去,那就沒有意義了。
第二天,重案組又接到了一起報案。死者名叫李海濤,35歲,是大浪廣告公司的主管。他于昨夜回家時,在樓下停車場遇不明炸彈襲擊,爆炸身亡,已經面目全非。通過家屬辨認死者的衣物,才進行了身份上的確認。由于停車場的監控幾周前就已經壞掉了,無法準確得知案發時的情況。
不過,案發時死者正在打電話,對象是他的同事,內容是商量第二天的會議內容。通話錄音內容顯示,死者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他看到了UFO。將廖巖尸檢時從死者頭部發現的碎片與爆破組從現場找到其他碎片拼湊在一起,可以得到一個遙控飛機的形狀。這個遙控飛機的外殼是市面上最普通的,但內部進行了改造。而且,里面的炸彈做得十分精巧,爆破直徑最多不超過一百米。
那么,兇手一定是在能看到死者的位置,而且還不能進入爆破范圍。如果是仇殺的話,這個手法未免太過復雜。梁麥琦分析認為,兇手在殺人兇器上投入這么多精力,反而不在意最后的結果,說明他就只是玩玩兒,在享受這個殺人過程。這樣的兇手才是最不好對付的,因為無從下手。她擔心兇手的興趣不止于此。
話音剛落,賈丁就收到了電話。就在剛剛,中正街發生汽車爆炸。爆破組已經趕往現場排查,他們也連忙帶上武器出發。
重案組抵達現場時,爆破組已排查完畢,現場是安全的,他們可以進入調查。這條街平時行人就很少,除了車主當場死亡,只有幾個行人受了輕傷。車子損毀非常厲害,車主也已經成了一具高度炭化的焦尸。廖巖仔細檢查之下,發現死者的耳朵位置有一個燒焦的藍牙耳機,猜測爆炸前他正在打電話。
梁麥琦在一旁觀察四周,卻發現不遠處一棟矮樓的天臺上有一個穿著黑色連帽衣并帶著墨鏡的男人。那個男人伸出手,用力按下了什么東西,惡意揚起的嘴角似乎是在挑釁。梁麥琦大喊危險,在場的人急忙隱蔽。結果什么也沒有發生,梁麥琦再看,那個男人已經不見了。大家找到剛剛男人所在的地方,只發現了一塊狀似遙控器的餅干。
賈丁以為是梁麥琦看錯了,但梁麥琦很肯定男人與這件事脫不了干系。如果不是兇手,誰會在這種時候微笑著按下一塊餅干。他分明就是在欣賞警方的慌亂。這時,廖巖在車內發現了遙控器,招呼眾人回去。而前去查看監控的小瞳也找到了線索,鑒于兇手剛剛出現過,大家決定回去隊里再開會討論這兩個線索。
根據監控畫面,大家可以看到車主確實是自己按下了炸彈的遙控器。但是他顯得很害怕,而且在按下監控器之前,他向著監控器說了一句話。嘴型很夸張,大家伙苦思冥想許久,才看明白他說的是一句英文——“I want you”,意即“我需要你”。需要你什么,你又是誰,這都是無解的問題。
不過,可以得出一個大膽的結論,這個車主是被脅迫按下遙控器上其中一個按鈕。生或死,由他自己做出抉擇。如果他不按,兇手則會按下手中的另一個遙控器,他必死無疑。
此外,賈丁還讓小瞳用車主遇害視頻里的圖像進行搜尋,幸運地找到了他之前的酒駕前科。死者的身份得到確認,他叫李小兵,今年38歲,這輛車是他自己的。另一邊,廖巖帶著助手魏然開始了對李小兵的尸檢。廖巖教導魏然要心存對死者的敬畏,因為他們的工作,是為死者申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