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劇情介紹
通過講述以劉長春為代表的一代中國體育先驅,為實現中國人的第一個奧運夢想而艱辛奮斗、矢志不渝的曲折經歷,醒示后人,只有國家的團結統一和發達強盛,才有國民的尊嚴與前途。
1932年,第十屆奧運會即將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忙于內戰的蔣介石政府無心組團參加,而日本帝國主義,卻想利誘東北大學學生劉長春代表“滿洲國”前去參賽,劉長春不肯屈從。他登報聲明:“我是中國人,絕不代表偽滿洲國參加奧運會。”劉長春的義舉,感動了時任東北大學校長的張學良,他呼吁社會各界愛國人士為劉長春等人籌措參加奧運的經費。在張伯苓的積極活動下,奧運會組委會在最后時刻接受了中華體育協進會(中國奧委會前身)的申請。劉長春出征奧運在即,日本關東軍得知消息后,施以各種手段企圖誘捕殺害劉長春。在張學良等愛國人士的保護下,劉長春最終沖破日偽特務的重重阻截,從上海登上了“威爾遜總統號”遠洋客輪,駛向了大洋彼岸,成為奧運賽場上的第一個中國人。
《追夢》全劇緊密圍繞著劉長春的奧運夢、張學良的強國夢、溥儀的復辟夢、日本侵略者的侵華夢來編織情節,最后以劉長春的圓夢而告捷。現代奧運之父顧拜旦的《體育頌》貫穿全劇,激勵著主人公,也激勵著所有心向奧運的中國人。
正如世界體育史學會副會長雷默教授所言:“只有當每個人都了解了奧運發展的歷史軌跡之后,奧林匹亞的理想才能在每一個民族的頭腦和心目中真的扎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奧林匹亞運動的宗旨——為建立一個和平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